运动员与网红的“跨界”争议:粉丝如何正确看待?

注册地址 登陆地址

    提起体育圈子里的网红,你会首先想到谁?网红最开始只是个中性词,只不过一些带有网红标签的个人的一些做法给这个词带来了不好的印象。其实只要是有一定知名度,能够通过个人流量在互联网进行变现的,都可以被看作是网红运动员。

    

    个人觉得网红运动员也可以分为三个类型。第一是本身成绩就很好的运动员或者团队,比如中国女排、国乒队、游泳队、跳水队,通过自己的实力获得关注度,也能获得赛场之外的更多变现机会,同时不影响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这一类网红运动员,网友们几乎是很少批评的。排球和乒乓球的商业化程度稍微好一点,起码有很多联赛可以打。可游泳、跳水这些项目本身商业化程度就很低,除了国家队与省队外,其余参赛机会都很少。可运动员付出的努力也并不输给其他项目。再说了,人家都为国家队做出那么多贡献了,就应该多赚一点钱。

    

    第二种是本身成绩并不拔尖的运动员,至少不是该项目的世界级水平,但也能通过比赛或者个人的其他特点被广大网友所熟悉,最终成为网红。这一类的网红运动员,尤其是现役运动员,经常容易被批评,大家会觉得他们把精力都放在流量上,影响了本职工作。比如争议较大的吴艳妮,她在国际大赛上的成绩有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亚军,世界田联洲际巡回赛大阪站冠军,杭州亚运会上因为决赛抢跑被取消成绩。巴黎奥运会上虽然跑出了12秒97的中国女子运动员奥运最好成绩,但也没能从小组赛晋级。其实吴艳妮的成绩在国内女子跨栏中已经算非常优秀了。但很多网友还是比较唯结果论的,没有奖牌没有名次,大家就觉得不配有流量。

    

    可是这些没有拿到顶尖成绩的运动员如果退役,网友们又开始变得包容了。比如张国伟,他的最好成绩是世界田径挑战赛北京站冠军,以及2015年的北京田径世锦赛亚军。可脱衣后专心做起了搞笑博主,凭借一首龙吸水绝技也收获了不少粉丝。前阵子引发争议的吴柳芳确实是靠性感路线走红的。但网友们知道吴柳芳的生涯履历之后,大部分人也就对她很包容。在吴柳芳走红的过程中,管晨辰其实是立了大功的,要不是管晨辰主动开撕,又被网友挖出她的跳舞视频,估计火力就会集中在吴柳芳一个人身上了。

    

    第三种是网红运动员试水职业。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多真心逐梦的励志案例,比如云南滑翔机矣进宏,他是土生土长的草根,在扣篮大赛上获得关注度后,也没有影响自己的训练,最终被CBA球队选中。虽然距离真正的职业水平还有不小差距,人家矣进宏起码是踏踏实实在训练,体测也过得很轻松,不像杨正那样在CBA的边线外反复横跳,还没参加选秀之前就把流量拉满。然后利用体测这一件事儿,反反复复吃了好几个月流量,可竞技水平却没有丝毫提升。如果杨正能像矣进宏一样踏实努力,起码先把体测过了也不会有这么多人批评他。

    

    职业运动员想试水网红界,想获得更多流量,网红运动员又想挑战职业门槛,最后都闹得一地鸡毛。也许这两种身份之间的转换真的不能强扭。职业运动员只要在大赛上获得好成绩,流量与关注度自然就来了。你不想当网红都不行,比如王楚钦、孙颖莎等国乒球员,粉丝们的过度热情有时候可能会带来困扰,但每赢一次比赛后热度只会更高。网红运动员给自己的定位一直都是业余球员,对职业球员职业联赛保持应有的尊敬,更没有像杨震一样碰瓷职业,在自己的圈子里一样能获得好评。

    

    对于运动员转行做网红这件事,其实应该更包容一点。在不影响成绩,不违反相关规定的情况下,追求更多的价值本身没有错。退役运动员如果能依靠网络获得收入,也是个不错的办法。不仅给体育系统减轻了负担,也让很多梯队的年轻人看到了运动员退役后的另一种发展方向。至于网红试水职业赛场,如果真有那个能力和决心也行,就算最后不成功,也能给网友们留下一个努力拼搏的印象,反复横跳就真的没必要了。黑流量虽然也是流量,但最终大概率是要反。

    

本文地址:https://fbyl.cc/news/365.html